正骨辅助器械。即压垫。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:“连滞经久,差而复发,故名久痔。”多因脏腑久积热毒,流注于大肠而致。证见肛边肿痒,或生疮瘘,脓血间下,经久不愈或愈而复发。
病证名。《幼科类萃·诸汗治法》:“小儿无疾,但睡中遍身汗出如水,觉而经久不干,此名积症盗汗,脾冷所致。”宜先服三棱散消积,次用益黄散温服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时芳。兰溪(今浙江兰溪)人。医术高明,负有盛誉。
痿证之一。见《医宗必读·痿》。又名皮痿、肺热痿,亦称肺痿。由于肺热叶焦,病及皮毛所致。症见皮毛枯萎,或咳呛气急等;若病邪留着不去,可使筋、脉、骨、肉失养,发生痿躄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肺主身之皮毛,……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太医院低级官员。共8人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化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子淋。详该条。
即齿痕舌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