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腕踝针疗法

腕踝针疗法

针刺疗法之一。是指针刺腕踝关节处特定刺激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临床操作时,于选定的刺激点上,将针体与皮肤表面呈30°角进针,透过皮肤后将针放平,沿皮下纵向刺入1.4寸左右,不必进行捻转、提插等操作手法,亦不要求有明显针感留针30分钟后出针。每日或隔日一次,10次为一疗程,选取刺激点,主要以病变所在部位决定,如病处在左侧取右腕及踝部刺激点,反之则取左侧;如病处在中间或两侧均有者,左右刺激点均可选取;如病在膈水平线上者取腕部刺激点,反之则取踝部刺激点。本法对神经性疼痛及某些功能性疾患效果较好,如头痛牙痛、关节痛、腰腿痛、月经痛、白带遗尿、神经衰弱、哮喘、失眠、过敏性肠炎、皮肤搔痒症等。

腕踝针疗法刺激点表

猜你喜欢

  • 洗冤录

    见洗冤集录条。

  • 五郁之发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五运之气被克制后,遏郁过极则成为复气而发作,称为“五郁之发”或“郁发”。如金胜制木,木气受郁,则可郁极而发。但五运之气有太过、不及的不同,所以郁极而发的复气亦就

  • 点椒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花椒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灾眚(shěng 省)

    灾害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灾眚时至。”

  • 矮松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千层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磨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①即摇法。②即摩法。各见该条。

  • 缪刺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缪刺,针刺法之一,以其与经刺法有不同之处,故名。凡病在经脉,则刺其经穴,是谓经刺(又名巨刺);病在络脉,则刺其皮络,是谓缪刺。本篇主要论述各经络脉发病所采取之缪刺方法。

  • 汪逢春

    【生卒】:1887~1948年【介绍】:现代医家。北京人。曾在北京举办国药会馆讲习班,培养中医药人材。擅长治疗时令温病。

  • 汤液本草

    药物学著作。3卷。元·王好古撰。刊于1289年。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,选辑李杲《药类法象》、《用药心法》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。卷中、下分论药物,分草、木、果、菜、米谷、玉石、禽、兽、虫等九部,共收2

  • 语声重浊

    简称声重。说话或咳嗽的声调因病变影响而重浊不清。多因外感风寒或内有痰湿困阻,使气道不畅所致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……声如从室中言,是中气之湿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