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蛔厥

蛔厥

厥证之一。指因蛔而痛厥者。《金匮要略·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》:“蛔厥者,当吐蛔,令病者静而复时烦,此为脏寒,蛔上入膈,故烦,须臾复止,得食而呕又烦者,蛔闻食臭出,其人当自吐蛔。蛔厥者,乌梅丸主之。”《伤寒绪论》卷下:“凡人胃脘忽痛忽止,身上乍热乍凉,面上作赤作白,脉倏乱倏静,口中吐沫不食者,便是蛔厥之候。”本病证可见于胆道蛔虫症、蛔虫性肠梗阻等。参见厥证、蛔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脏补漏丸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三引汤松阿道士方。炮穿山甲一两,炒槐花、明矾各二两。为细末,以黄蜡二两熔化为丸,每服二钱,每早空腹时白汤送下。治痔漏。

  • 二和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炷·脏腑门》卷四。即来复丹,见该条。

  • 四叶麻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奶汁草

    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蒲公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杂证要法

    见医学摘粹条。

  • 白苔燥裂舌

    苔白而厚,干燥有裂纹的舌象。为里热津伤,如腑结未实者,宜增液缓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澄园医类

    见伤寒类证条。

  • 蜘蛛背

    手发背之俗称。见该条。

  • 吕晚村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

  • 鸡舌香

    出《抱朴子》。为母丁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