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病辨证。邪热已传入营分,仍有气分证,称营气同病。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。
【介绍】:即真德秀。见该条。
易学术语。出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《类经附翼·医易》谓:“太少阴阳,为天四象。”即指太阳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。
病名。指痫因小儿伤乳或伤食而发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痫候》:“食痫者,因乳哺不节所成。”症见发热,或不发热,或吐后发热,嗳吐馊气即发搐,大便酸臭等。治宜下之。用四味紫丸等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四:“食痫为病
病证名。痘出不红润,色灰白,痘顶陷凹的症状。此气血两虚所致。治宜保元汤加肉桂之类(明·徐春甫《痘疹泄秘》)。
【介绍】:见曹秉铉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土大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憺漪,又字右之。浙江钱塘人。长于妇、儿科,推崇明代医家武之望所著之《济阴纲目》一书,并对之加以笺释重订,于1665年(康熙四年)刻行。又编纂有《保生碎事》一卷(
雍容自得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阴阳和平之人,其状委委然。”
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撰有《养生经》一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