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桂枝、白芍药、甘草、黄芪、生姜、大枣。水煎服,须臾饮热稀粥,取微汗。治黄疸脉浮宜汗者。
即白散,见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。即龟鹿二仙胶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兖州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知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崇原》。即虻虫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商陆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四川巴县人。公元1722年曾在太医院任职,撰《药性通考》8卷,论415种药物之药性与主治,並附或问以答疑难。另列有医论25则以论杂证及其治方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四。即膻中疽。见该条。
蒙医书。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。重点论述各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温泉浴等治疗技术。并对“六基证”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。现存木刻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