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两乳作胀,连及胸胁,或两乳头胀硬痒痛,甚至不可触衣。详见经行乳房胀痛。
指足下面,又称脚底板。陈实功《外科正宗》:“又或足底弯曲之处,痒湿皆然。”
出《子母秘录》。为楮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失笑丸,见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。又名溺血、尿血。详尿血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口干烦闷,灸足厥阴百壮。”又“治卒……又灸足厥阴,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三壮,在足大指本节间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定位在拇指背侧中线,跖趾关节部,灸治消渴,
即脉管。详脉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涌泉疽焮肿有痒感者。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即经行浮肿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刘斋甫《妇科三字经》。指两乳胀硬痛疼,憎寒发热的病症。即妬乳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