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法之一种。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方一定距离处作回旋运动,给患者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。适用于风湿痛,神经麻痹等。
见明·黄省曾《种芋法》。即芋头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出针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编集《附益产育宝庆集》一书,已佚。
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一“劆者,或以针锋微刺之,或以灯心草微刮之也。”(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)。适用于椒疮、粟疮等的治疗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指婴儿娩出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扁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小便淋沥之意。详淋条。
又称透脓。外科治法之一。即重用透脓药如山甲、皂刺之类,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,达到脓出毒泄,肿退痛止的目的。方如透脓散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