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辨证配膳。指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,确定食疗法则、选择食物或拟定食疗处方的方法。例如气虚病人,可选食人参莲肉汤、参枣米饭;血虚病人,可选食当归生姜羊肉汤、猪肝羹;阴虚病人,可选食百合粥、枸杞茶、五汁饮
古代眼科术语。系指患眼视力丧失,已无光感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雷头风,或呕吐,或恶心,年多,冲入眼内,致令失明,……眼前昏黑,不辨三光。”参见犹见三光条。
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。临床用于腹痛腹胀、大便稀烂热臭,舌苔黄腻等肠胃湿热证候。常用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枳壳、猪苓等。
证名。亦作脏结。①指阳气虚衰,阴浊凝结,状如结胸的病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何谓藏结?答曰:如结胸状,饮食如故,时时下利。寸脉浮,关脉小细沉紧,名曰藏结。舌上白胎滑者,难治。”“藏结无阳证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方。生石膏、知母、炙甘草、人参、甘草、兰香、防风、升麻、桔梗、连翘、半夏、白豆蔻。水煎服。治消中能食而瘦,大渴便秘。
病证名。①婴儿禀赋不足,感受风寒而引起的抽掣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二:“子在胞胎,禀受不足,肝心经虚。其及始生,乳养无法,触冒外风,或因断脐,疮痂未敛,风邪一入,则令脏腑虚弱,经络不通,蕴结为热,盖
【介绍】:见王学权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15卷。清·景冬阳撰于1696年。卷1气机部,记述五运六气;卷2诊视部,分析脉法;卷3药性部,介绍200余味药物性味功能;卷4论治部,从脏腑虚实、时令、药性诸方面阐述用药法则和服药法;卷5
针灸著作。1卷。撰人佚名。约成书于宋末元初之际,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《济生拔萃》中。首为九针式及图、折量取腧穴法、补泻法、用针呼吸法;次为治病直诀刺,其中列举了针灸治疗偏正头痛、眉攒内疼痛等69种
结胸证之一。即寒实结胸。《伤寒论大全》卷二:“懊憹满闷,身无热者,寒结胸,三物白散。”详寒实结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