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润安
【介绍】:
见邹澍条。
【介绍】:
见邹澍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桂苓五味甘草汤,见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万寿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舌下生泡如珠、疼痛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舌下珠此脾肾两虚之症。”治宜补脾益肾。可选用四君子汤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参见舌上珠条。
病证名。指眦角内胬肉泛白的证候。本症一般处于静止状态,不发展,勿需治疗。
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又称三刺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齐刺者,直入一,傍入二,以治寒气小深者。或曰三刺,三刺者,治痹气小深者也。”指治疗痹症,寒邪稽留范围较小而又较深的针刺方法。其法当病处直下一针,左右两
一名《饮食辩录》。6卷(其中卷1及卷6又各分上下)。清·章穆撰。刊于1823年。分总类(包括水、火、油、代茶)、谷类(包括饭、粥、酒等)、菜类、果类、鸟兽类、鱼虫类等六大类,653种。每种均以《本草纲
见顾氏医镜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渊条。
道教观房的别名。指炼丹药的所在。
①见《外科精要》。为何首乌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金刚散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