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西番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千金翼方·本草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见足髓孔条。
病名。出《灵枢·九针论》。①指邪入血分而成的痹症。见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一:“血痹者,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。血为阴,邪入于血而痹,故为血痹也。”多由气血虚弱,当风睡卧,或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三月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二。即鹤膝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风弦赤烂、胎风赤烂。新生儿或婴儿眼弦赤烂。多因胎毒或由脾胃蕴积湿热,复感风邪,风与湿相搏,结于眼弦而发,或由椒疮涩痒揉擦太过而致睑缘糜烂,胶粘。治宜祛风除湿,清热解毒,湿重用除湿汤;热毒重者
与囟、通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热反上行,头项颤顶脑户中痛。”详囟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六十八卷。即蛇腹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