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即腕骨脱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又名腕骱骨脱出。因跌扑、扭坠所伤,易发生于月骨,局部明显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,重者拇、食、中指感觉异常。宜手法整复,给予固定。内服七厘散、复元活血汤或跌打丸,用梔
病证名。崔秉铣《妇科宗主》:“闺女十五、六岁,月经行一、二次或从来未行,而经闭者,人渐渐黄瘦,内骨蒸热,咳嗽或腹内有块时疼,名曰童子怯。”治疗参见室女经闭条。
即捻法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①即徐彬撰《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》,详该条。②宋·李涉撰。书未传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京门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酒刺、粉刺。详各该条。
疟疾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疟病诸候》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其间日而作者何也?歧伯曰:其气之舍深,内薄于阴,阳气独发,阴邪内著,阴与阳争不得出,是以间日而作也。”“其间日发者,由邪气内薄于五脏,横连募原也
【介绍】:见汪昂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吴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