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方。又名紫草汤。紫草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木通、甘草、糯米。为粗末,每服二钱,水煎服。治痘疹血气不足,不能发出,色不红活等证。②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紫草、芍药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水突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官吏、文人兼医家。字报之,号西池。广东南海人。雍正进士,旁通百家,以诗文名,历官辽阳等地。在思恩任官时,当地疫疠流行,曾施方药,因为官不得志,乃归田里行医。撰有《医碥》一书(1751年刊
参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琦条。
证名。指猝然发作的气喘。《诸病源候论》称卒上气,《杂病源流犀烛》称忽作喘。多由暴感风邪或情志过极,气逆上壅。亦可由伤食、伤饮所致。参见卒上气、忽作喘等条。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王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医门金宝鉴》三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僧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是医僧元觉之弟子,精医术。
病名。见梁翰芬《眼科讲义》。即睥肉粘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