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论医案著作。3卷。清·心禅僧撰。刊于1890年。卷一有医论十七条,历数庸医误人之过,立论明确,文笔犀利;并论治病当先熟习未病时之正常生理状态,强调病各不同,治法方药亦应随之而变;后二卷大多为内科杂病
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马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级医刊》(5):57,1959.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。即肾俞五十七穴,见该条。
古代用来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。首载《千金要方》。旧说精神疾患是由鬼神作祟所致,治疗穴位均冠“鬼”字为名。其数十三,故称十三鬼穴。十三鬼穴,古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,今多指人中(鬼宫)、少商(
出《广志》。为鹌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。为廉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仙拈集条。
病证名。指产后余血未尽,瘀阻所致的腹痛身热等症状。《肖山竹林寺妇科》:“产后血气痛,此乃瘀血未尽,腹中作痛,遍身发热,宜除去瘀血,而热自退。法用当归红花散(红花、当归、牛膝、三棱、莪术、川芎、紫菀、苏
病名。见《郑氏女科真传·胎前杂症》。指妊娠期乳汁自出。即乳泣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