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夏天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足少阳胆经之简称。见该条。
出《抱朴子》。即海马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秘旨》卷下。《赵氏治喉指掌》:“红点紫舌,因心脾二经热极所致。满口红点紫色作烂而痛,或身有赤斑。”治宜清心凉血、解毒泻热。可选用***地黄汤、导赤散、五味消毒饮等加减。
指腹部脂肪厚而下垂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膏者,多气而皮纵缓,故能纵腹垂腴。”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世贤条。
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龙胆草(酒炒)、白芷、白芍药、防风、炒牛蒡子、黄芩、炒栀子仁、川芎、生地黄、当归身、羌活、荆芥穗各等分,炒大黄、甘草各减半。为细末,每服四钱,水煎,食后服。治阳漏,症见眼白天流水,
出《花镜》。为西番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