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五膈宽中散

五膈宽中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五膈宽中散

药方名称五膈宽中散

处方白豆蔻(去皮)二两,甘草(炙)五两,木香三两,厚朴(去皮.生姜汁炙熟)一斤,缩砂仁丁香青皮(去白)、陈皮(去白),各四两。香附子(炒去毛)十六两。

炮制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治因忧恚、寒热,动气伤神,致阴阳不和,腑脏生病,结于胸膈之间,遂成五膈之病。

一曰忧膈,胸中气结,津液不通,饮食不下,羸瘦短气;

二曰恚膈,心下实满,噫辄醋心,饮食不消,大小便不利;

三曰气膈,胸胁逆满,噎塞不通,噫闻食臭;

四曰寒膈,心腹胀满,咳嗽气逆,腹上苦冷雷鸣,绕脐痛,不能食肥;

五曰热膈,五心中热,口中烂生疮,四肢烦重,唇口干燥,身体或热,腰背疼痛,胸痹引背,不能多食。

及一切气疾,并皆治之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二钱,入生姜二片,盐少许,沸汤点服,不计时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:五膈宽中散

药方名称五膈宽中散

别名宽中散(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三)。

处方白豆蔻(去皮)60克甘草(炙)150克木香90克厚朴(去皮,生姜汁炙熟)500克 缩砂仁丁香青皮(去白)陈皮(去白)各120克 香附子(炒,去毛)500克

制法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治五膈。一曰忧膈,胸中气结,津液不通,饮食不下,羸瘦短气;二曰恚膈,心下实满,噫辄醋心,饮食不消,大小便不利;三曰气膈,胸胁逆满,噎塞不通,噫闻食臭;四曰寒膈,心腹胀满,咳嗽气逆,腹上苦冷,雷鸣绕脐痛,不能食肥;五曰热膈,五心中热,口中烂生疮,四肢烦重,唇口干燥,身体或热,腰背疼痛,胸痹引背,不能多食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人生姜2片,盐少许,沸汤点服,不计时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魏积块丸

    药方名称阿魏积块丸处方三棱、莪术、雄黄、蜈蚣、自然铜、蛇含石、木香、铁华粉、辰砂、沉香、冰片、芦荟、阿魏、天竺黄、全蝎。制法上为末,入猪胆汁,炼蜜为丸。功能主治虫积腹痛,多嗜肥甘,唇红,脉滑。用法用量

  • 寄生汤

    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七引《古今录验》:寄生汤药方名称寄生汤处方桑寄生12克附子9克(炮)独活12克狗脊15克(黑者)桂心12克杜仲15克 芎藭3克甘草6克(炙)芍药9克石斛9克牛膝9克白术9克人参6克制法

  • 痔漏消管丸

    药方名称痔漏消管丸处方刺猬皮(烫)30克石决明(煅)30克僵蚕15克 胡连15克木鳖子肉15克地龙肉24克连翘炭45克 芥穗24克大黄36克当归尾30克槐花45克乳香(炙)24克鹅管石(煅)30克赤芍

  • 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

    药方名称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处方柴胡24克人参黄芩甘草各9克栝楼根12克生姜6克大枣12枚制法上七味,切。功能主治主疟病发渴,亦治劳疟。用法用量以水1.2升,煮取600毫升,去滓,再煎取300毫升,每次

  • 铁弹圆

    药方名称铁弹圆处方乳香(别研)、没药(别研),各一两了。川乌头(炮.去皮.尖.脐.为末)一两半,麝香(细研)一钱,五灵脂(酒浸.淘去沙石.晒干)四两(为末)。炮制上先将乳香、没药于阴凉处细研,次入麝香

  • 甘露消毒丹

    药方名称甘露消毒丹别名普济解毒丹(《温热经纬》卷五)、甘露消毒丸(《中药制剂手册》)。处方飞滑石450克 淡芩300克茵陈330克藿香120克连翘120克石菖蒲180克白蔻120克薄荷120克木通15

  • 加减利惊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减利惊丸处方牵牛末1两,花青5钱,巴霜2钱半。制法面糊为丸,如豆大。功能主治下痰。主急惊痰甚。用法用量每服2-3丸,白汤送下。摘录《医部全录》卷四三二

  • 巴豆涂方

    药方名称巴豆涂方处方巴豆(去皮,生用)1分,酽醋1合。制法上药先以新布揩令赤,于故沙盆内,用醋磨巴豆如稀膏。功能主治疬疡风,面颊颈项忽生斑驳如癣。用法用量涂于患上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十八

  • 东山丸

    药方名称东山丸处方大黄2钱,轻粉2钱,竹茹8钱,甘草5分,黄连3分,川芎5分,阿仙药3钱。制法上为末,糊为丸,辰砂为衣。功能主治结毒,经年不愈者。摘录《名家方选》

  • 肠炎汤1号

    药方名称肠炎汤1号处方苍术炭9g,白术炭9g,姜厚朴6g,通草6g,莲子9g,炒扁豆30g,炒山药30g,茯苓12g,煨诃子12g,煨肉豆蔻6g,党参9g,甘草3g。功能主治健脾利湿,收涩止泻。主虚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