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人参败毒散

人参败毒散

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人参败毒散

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

处方柴胡(去芦.二钱),川芎(一钱半),前胡(去芦)、甘草(炙)、人参(去芦)、桔梗(去芦)、羌活(去苗)、独活(去苗)、茯苓(去皮)、枳壳(麸炒),各一钱。薄荷少许。

功能主治伤寒头痛,壮热恶寒及风痰咳嗽,鼻塞重重,身体疼痛。

用法用量上作一服,水二钟,生姜五片,煎至一钟,不拘时服。

摘录明·方贤着《奇效良方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人参败毒散

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

处方柴胡(去苗)、甘草桔梗人参(去芦)、川芎茯苓(去皮)、枳壳(去瓤.麸炒)、前胡(去苗.洗)、羌活(去苗)、独活(去苗),右十味,各三十两。

炮制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,头痛项强,壮热恶寒,身体烦疼,及寒壅咳嗽,鼻塞声重,风痰头痛,呕哕寒热,并皆治之。

用法用量每服二钱,水一盏,入生姜薄荷各少许,同煎七分,去滓,不拘时候,寒多则热服,热多则温服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:人参败毒散

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

处方柴胡(去苗)甘草(烂)桔梗人参(去芦)芎藭茯苓(去皮)枳壳(去瓤,麸炒)前胡(去苗,洗)羌活(去苗)独活(去苗)各900克

制法上药十味,研为粗末。

功能主治益气解表,散风祛湿。治伤寒时气,头痛项强,壮热恶寒,身体烦疼,及寒壅咳嗽,鼻塞声重,风痰头痛,呕哕寒热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150毫升,入生姜薄荷各少许,同煎至100毫升,去滓,不拘时候,寒多则热服,热多则温服。

备注方中羌活独活善祛一身风湿之邪。解表止痛;柴胡薄荷川芎疏散风邪,助羌、独解表疏风。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湿祛痰;人参益气扶正;甘草调和诸药。全方在表散药中配用人参一味扶正祛邪,可鼓邪从汗而解。正如吴昆所说:"培其正气,败其邪气,故日败毒"。综合全方,有益气解表。散风祛湿之功。对正气不足,感冒风寒湿邪,或疮疡、痢疾初起,见有上述症状者,皆可应用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二

猜你喜欢

  • 姜矾散

    《永乐大典》卷一○三七引《全婴方》:姜矾散药方名称姜矾散处方生姜5两(切片子),白矾2两半。制法上药调少时,晒干,不见火,为末。功能主治小儿火瘅,并一切风疹,赤游肿。用法用量生姜自然汁调,鹅毛拂之。摘

  • 妇炎净胶囊

    药方名称妇炎净胶囊来源为苦玄参、地胆草、当归、鸡血藤、两面针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胶囊。性状本品为胶囊剂,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;气微香,味苦。功能主治清热祛湿,调经止带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月经不调,痛经;

  • 枸杞菖蒲酒

    药方名称枸杞菖蒲酒处方枸杞根100斤,菖蒲5斤。制法上细锉,以水4石,煮取1石6斗,去滓,酿2斛米酒熟。功能主治缓急风,四肢不随,行步不正,口急及四体不得屈伸。用法用量稍稍饮之。摘录《千金》卷七

  • 大生地酒

    药方名称大生地酒处方杉木节50g牛蒡根120g地骨皮30g ***仁60g 生地120g丹参30g牛膝50g防风20g独活30g 白酒1500ml炮制1. 将上述药材一同捣成粗末,装入纱布袋内;2. 放

  • 养血润肠煎

    药方名称养血润肠煎处方生首乌15克,生当归9克,生赤芍9克,火麻仁15克。功能主治养血润肠,增液行舟。主血虚肠燥便秘。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摘录王正公方

  • 健脾消食汤

    《胎产心法》卷下:健脾消食汤药方名称健脾消食汤处方人参2钱,当归3钱(酒洗),川芎1钱,神曲(炒)1钱,白术1钱5分(土炒),山楂6分,砂仁6分,麦芽5分,炙草5分。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块痛已除,停食痞塞

  • 麻黄加独活防风汤

    药方名称麻黄加独活防风汤别名麻黄加独防汤处方麻黄(去节)1两,桂枝1两,甘草半两,杏仁25个(去皮尖),独活1两,防风1两。制法上锉细。功能主治刚痉。发热无汗,恶寒。用法用量麻黄加独防汤(《伤寒全生集

  • 瓜蒌膏

    药方名称瓜蒌膏处方青嫩瓜蒌。制法洗净,切片捣烂,用布绞取汁2碗,入砂锅内,慢火熬至1碗,加真竹沥1小盏,白蜜1碗,再熬数沸,瓷罐收贮。功能主治上焦痰火。用法用量每用1小盏,倾茶瓯中,白滚汤,不拘时候。

  • 调血饮

    药方名称调血饮处方当归、白芍、枳壳、黄连、地榆、木通、滑石、甘草。功能主治痢疾,单红不白者。摘录《医学集成》卷二

  • 还元复气丹

    药方名称还元复气丹处方升麻、紫草、麻黄、糯米、红花子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疹不出,或痘不出,或将出被风寒所阻。用法用量每服随人大小用葱白汤送下。取微汗甚效。摘录《治疹全书》卷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