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吕
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清热法之一。用苦寒药清气分热邪。如春温初起,发热不恶寒(或微恶寒)、骨节疼痛、口渴汗少、小便黄,舌质红,苔黄,脉数,用黄芩汤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鬲,否鬲之意。因气血俱病,否鬲不通,而致半身不遂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胃脉沉鼓涩,胃外鼓大,心脉小坚急,皆鬲偏枯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胃气既伤,血脉又病,故上下否鬲,半身偏枯也。”
见《医学正传》卷二。即温清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撰有《体疗杂病疾源》3卷,又与龙衔素合著《针经并孔穴蝦蟇图》3卷。均佚。
病证名。见朱丹溪《胎产秘书》。多因产后血出过多,心失所养,神无所归,或产后恶血不去,瘀血攻心所致。症见神志恍惚,或妄言妄见。气血虚弱者,兼见少气懒言,面色无华,自汗等,治宜补气血,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(
①指顶骨。②指覆盖脑实质的骨骼。主要由左右顶骨和部分额、枕骨构成。
即皮肤针疗法。因刺激轻微,适用于小儿,故名。见该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舌质红而有裂纹。为里热内迫,肺胃阴伤,宜甘寒泻火,育阴生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