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鼠
名词。出《玄女经》。亦名臭鼠。即阴蒂。
名词。出《玄女经》。亦名臭鼠。即阴蒂。
眼的部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白睛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。即漏芦汤第一方,见漏芦汤条。
见《妇科玉尺》卷一。即胞寒不孕。详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,分而为溺、为汗、为泣、为唾、为髓,是为津液之五别。津液五别之道失常,癃闭而不通,则为水胀之病,故名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临产泄泻,内由脾气虚弱,或先饮食受伤,或新感寒邪,因而泄泻也。治法于催生药内,加一二温中和胃,消食利水,则泄泻可以稍愈而产亦易,不必用苓、术补土,以壅胎气,可服温脾达生汤
见《集验简易良方》卷一。即蟾酥丸第六方,见蟾酥丸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买麻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指小儿因肠胃脆弱,用药失当,不胜药势,造成吐泻不止,烦躁顿乏的证候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脾胃怯弱,脏腑嫩软,气血未壮,因服药不胜其味之毒,致烦躁闷乱,或口舌麻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