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名安骥集
见司牧安骥集条。
见司牧安骥集条。
治疗基本法则之一。按照地域环境的不同,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。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,人群的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、发病情况亦有差异,如南方炎热多雨,地势卑湿,病人往往出现湿热的证候;北方少雨干燥,容易出现燥证
【介绍】:见洪天锡条。
证候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膀胱寒,小便数,漏精稠厚如米白泔。”
【生卒】:?~835年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绛州翼城(今山西翼城)人。家境贫穷,刻苦学医,以精医被推荐为翰侍讲学士。撰有《药方》一卷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·大方脉杂医科》。又称暴泄。详该条。
十水之一。《中藏经·论水肿脉证生死候》“赤水者,其根起于心,其状先从胸肿起也。”参见十水、水肿条。
出《食疗本草》。即桑白皮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中藏经》卷上。即瘿与瘤的合称。或单指瘿。参见瘿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疸》。多因湿与热搏,郁而发黄。属阳黄范畴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伤寒发黄》:“湿热发黄,一身尽痛,发热口渴,小便不利,色如熏黄,暗而不明也。”湿重于热者,兼见头重身倦,胸脘痞满,治宜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