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又名《良方集腋合璧》。2卷(又有4卷本)。清·谢元庆编集。刊于1842年。本书是民间验方汇编的一种,分为头面、耳目、口鼻齿舌等32门,集录约400余方,选方颇精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破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涎是口液,伏于脾而溢于胃,由于孕后胞宫内实,冲脉气盛,胎气上逆,致使脾胃不和,则往往液自口流出。宜理脾降逆,调和脾胃。方用香砂六君子汤,或二陈汤。
见审视瑶函条。
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三。即冷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发颐。见该条。
即臊臭、焦臭、香臭、腥臭、腐臭五种臭味。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零五。即血灌瞳人。详该条。
《银海精微》卷上方。当归、甘草、大黄、赤芍药、菊花、苍术、桑螵蛸、羌活、麻黄、茺蔚子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三钱,水煎,食后服,或温酒调下。治眼红痛,有血翳壅肿。如热甚,加大黄、朴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