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吴茱萸散

吴茱萸散

太平圣惠方》卷四:吴茱萸散

药方名称吴茱萸散

处方吴茱萸7.5克(汤浸七遍,焙干微炒)厚朴15克(去粗皮,涂生姜汁,炙令香熟)芎藭30克干姜15克(炮裂,锉)甘草15克(炙微赤,锉)附子22.5克(炮裂,去皮、脐)

制法上药捣为粗散。

功能主治温中散寒。治小肠虚寒,小腹刺痛,或绕脐结痛,身出冷汗。

用法用量每服9克,以水300毫升,煎至180毫升,去滓,不计时候,稍热服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四

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二:吴茱萸散

药方名称吴茱萸散

处方吴茱萸30克(汤浸七遍,焙干微炒)半夏30克(汤洗七遍,去滑)白术30克鳖甲30克(涂醋,炙令黄,去裙澜)赤茯苓30克前胡30克(去芦头)青橘皮30克(汤浸,去白、瓤,烙)京三棱30克 桂心30克厚朴30克(去粗皮,涂生姜汁,炙令香热)槟榔30克枳壳15克(麸炒微黄,去瓤)

制法上药捣筛为散。

功能主治治胸痹,咽喉噎塞,不能下食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克,以水300毫升,入生姜4克,大枣3枚,煎至150毫升,去滓,不计时候,稍热服。

摘录太平圣惠方》卷四十二

圣济总录》卷二十:吴茱萸散

药方名称吴茱萸散

处方吴茱萸(汤洗,焙干,炒)15克 肉豆蔻干姜(炮)甘草(炙)各15克 陈橘皮(汤浸,去白,焙)厚朴(去粗皮,生姜汁炙)高良姜各60克 缩砂仁陈曲(炒)白术各30克

制法上十一味,捣罗为散。

功能主治温中祛寒,健牌燥湿。治肠痹。寒湿内搏,腹满气急,大便飧泄。

用法用量每服3克,空腹时用粥饮调下。

摘录圣济总录》卷二十

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九七引《医林方》:吴茱萸散

药方名称吴茱萸散

处方吴茱萸槟榔木瓜各等分

制法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温肝降逆。治奔豚气,或吐或汗出,发时气上冲心,闷乱,不省人事。

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生姜汤调下。

摘录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九七引《医林方》

《圣惠》卷七十八:吴茱萸散

药方名称吴茱萸散

处方吴茱萸半两(汤浸7遍,微炒),五味子1两。

制法上为末。

功能主治产后体虚,汗出心烦,食少,四肢羸弱,涩涩恶寒。

用法用量以酒2大盏浸半日,煎至1盏3分,去滓,分3次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圣惠》卷七十八

猜你喜欢

  • 化腐丹

    药方名称化腐丹处方红升药1斤,铜绿8钱,石膏1斤(煅),炙乳香3两2钱,炙没药3两2钱,降药1两8钱。制法上为细末,以瓷器藏。功能主治化腐生肌。主摘录《外科传薪集》

  • 钓藤汤

    《外台》卷三十五引《必效方》:钓藤汤药方名称钓藤汤处方牛黄(研)2分,蚱蝉(炙)2分,龙齿4分,麦门冬(去心)4分,人参3分,钓藤1分,茯神、杏仁12枚,蛇蜕皮3寸(炙,末)。制法上切。功能主治小儿时

  • 官桂丸

    药方名称官桂丸处方当归1两,官桂1两,甘草1两,白芍1两,炮姜1两,生地1两,黑豆3两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死胎不下,指甲青,舌青,胀闷,口中作屎臭。用法用量酒送下。摘录《妇科玉尺》卷三

  • 牡蛎黄耆桂枝汤

    药方名称牡蛎黄耆桂枝汤处方牡蛎3克黄耆6克桂枝1.5克 麻黄根3克白术甘草各1.5克 浮麦3克功能主治治自汗,盗汗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医学启蒙》卷四

  • 桂术加葱汤

    药方名称桂术加葱汤处方白术5钱,肉桂1钱,葱1条。功能主治各月伤寒,5-6日腹痛利不止,厥逆无脉,干呕而烦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录《辨证录》卷一

  • 大复苏饮

    药方名称大复苏饮处方白僵蚕3钱,蝉蜕10个,当归3钱,生地2钱,人参1钱,茯苓1钱,麦冬1钱,天麻1钱,***(磨汁,入汤和服)1钱,丹皮1钱,栀子(炒黑)1钱,黄连(酒炒)1钱,黄芩(酒炒)1钱,知母

  • 金氏七宝丹

    药方名称金氏七宝丹处方蛇含石6两,代赭石6两(上以银罐盛贮,炭火内烧红,陈米醋淬,其细者自沉醋底,粗者捞起再煅再淬,以完为度,研极细末),大南星4两(姜汁煮透),白附子5钱,麝香1钱5分,朱砂5钱(为

  • 敛汗丹

    药方名称敛汗丹处方白芍5钱,生地3钱,玄参3钱,荆芥1钱,白芥1钱,苏子1钱,五味3分,桑叶7片。功能主治过食时,头额大汗。摘录《医学集成》卷三

  • 莲实汤

    药方名称莲实汤处方莲实30枚(炒黄,捶碎),浮萍1分。功能主治小儿热渴不止。用法用量上用水1盏,加生姜少许,煎至5分,去滓,分3次温服。摘录《圣济总录》卷一六八

  • 茴香金铃丸

    药方名称茴香金铃丸处方金铃子(每个锉作4片,用僵蚕半两去丝嘴,同煎令香熟,去僵蚕不用)1两,茴香(微炒)1两,马蔺花1两,吴茱萸(汤洗7次,炒令香熟)1两,石茱萸(酒浸,炒令香熟)1两,山茱萸1两,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