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萸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吴茱萸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吴茱萸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刺楸树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。详喉疳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8卷。清·陈念祖撰于1808年。全书简述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内容,包括对脏腑、经络、四诊、运气的说明;按表里、寒热、虚实证予以分类的多种疾病证治及诸证的对症方药。文字浅近易懂,并附歌诀,易于记
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。即脂瘕。详该条。
即血液。因血属阴,故称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太阴之人,多阴而无阳,其阴血浊,其卫气。”参见血条。
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多由表虚,火邪内郁,外受风邪,风火相结,郁阻肌肤而成。遍身发疹如粟,色红作痒,搔之成疮。日久耗伤血液,皮肤粗糙,厚如蛇皮。治宜疏风清热。内服防风通圣散;痒甚者服消风散;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蛭食。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天南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