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小儿生下无皮,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,在旧时多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。临床表现多为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,甚至色带紫黑,尤以鼻沟、肛门、阴囊等处更为明显。由于早
【介绍】:见滑寿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嗣伯条。
痧证之一。见《痧胀然犀照》。详痧烦、痧睡条。
【介绍】:见魏之琇条。
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字纯宇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年轻时学医药,为人治病有良效。搜集历代本草书籍,加以辨疑证误和考订,编成《本草汇言》一书,由其子洙龙刻印行世。
【介绍】:见耶律倍条。
见审视瑶函条。
病名。出《枕藏外科钞》。即涌泉疽,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