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囟骨

囟骨

又名囟门,即额囟。婴幼儿两顶骨前内角尚未发育完全所致。两岁以后,额囟闭合而称顶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囟骨者,婴儿顶骨未合,软而跳动之处,名曰囟门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良武

    【介绍】:见薛铠条。

  • 猪姆草

    见《植物名汇》。为野牡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青蛇便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青蛇毒。见该条。

  • 疰夏

    病名。又名注夏。①指有明显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一。《时病论》:“疰夏者,每逢春夏之交,日长暴暖,忽然眩晕,头痛,身倦,脚软,体热食少,频欲呵欠,心烦自汗是也。”治宜益气阴,消暑热。

  • 朱姑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山慈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音瘖

    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瘖。详见瘖条。

  • 内科约编

   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
  • 伤寒杂病心法集解

   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
  • 土甘草豆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相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表寒里热证

    证名。指表寒、里热症状同时存在。见《医学心悟·伤寒主治四字论》。多由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,或本有内热,又感寒邪所致。详见表寒证、里热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