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华山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丁瓒条。
《医醇賸义》卷三方。当归、茯苓、桑皮各二钱,白术、枳壳、橘红、半夏、厚朴、砂仁、青皮各一钱,薏苡仁四钱,苏子一钱五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三焦咳,咳而腹满,不欲饮食,使人多涕吐,面浮气逆。
治法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重,指病邪内结的里实证。减,减少、减轻。指用泻下或其他攻削的治法,使里实证得以减除。例如因实热燥结的便秘腹痛,用承气汤之类攻下;腹中瘀血结块,用破瘀消癥的方药攻削,使之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。即大健脾丸,见该条。
体表定位用词。即“侧”或“面”。上廉即上侧(面),内廉即内侧(面)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……循臂上廉,入肘外廉,上臑外前廉,上肩,出骨之前廉。”
即叹气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“闰以太息”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叹气,称为善太息,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阳膀胱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国信。萧山(今浙江萧山)人。平时注意搜集禁方,著有《伤寒要约》、《伤寒要格》,均佚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即烫火伤。详烧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