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2卷。明·童养学注。刊于十七世纪中期(崇祯年间)。本书上卷为诊法部分,又名《新刻增补王叔和脉诀图注定本》,内有佚名氏《增诊家指掌》及王叔和《脉诀》(包括《脉赋》等内容)。其中收载了诊脉、脉象、望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交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指痢疾之因劳累过度所致者。见《症因脉治·痢疾论》。多因生活无节,劳力过度,或饥饱不匀,负重远行,营伤卫损,血渗大肠所致。其症痢下纯血,或腰痰背楚,胁肋作痛,四肢倦怠,嗜睡减食。节劳稍缓,劳重即发
指气候寒凉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大凉反至……火气遂抑。”
痧证之一。见《痧胀然犀照》。详痧烦、痧睡条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香附。详该条。
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即丹痧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腓腨发,见该条。
即盘肠生。《杜氏女科辑要》:“临产子肠先出,产后肠不收,名曰盘肠献花。”详盘肠生条。
即手第二指。又称次大指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起于大指次指之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