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淋

寒淋

病名。①①淋证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寒淋者,其病状先寒战然后尿是也。由肾气虚弱,下焦受于冷气,入胞与正气交争,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,正气胜战寒解,故得小便也。”本证即冷淋。②小儿诸淋之一。因风寒之邪入侵膀胱,致下焦受冷,失去正常的气化功能而成。症见小便闭塞,胀痛难忍,并牵引少腹作痛,或小便淋漓不畅。治宜温阳散寒,止痛利水。用五苓散肉桂小茴香。参该条。②胞痹的别称。《医学入门·小便不通》:“胞痹即寒淋,小便痛引脐腹,上有清涕肾着汤;热者,泻肾汤。”参见胞痹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栀连清肺饮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栀子、黄连、桔梗、甘草、杏仁、天花粉、黄芩、薄荷。水煎服。治伤热咳嗽,咽喉干痛,面赤潮热。

  • 叶汝楠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子林。瓯宁(今福建建瓯)人。精痘疹专科。

  • 彝医动物药

    民族药著作。贺廷超等编。载药224种。按彝医传统用药习惯分为肉、鱼蛇、虫、胆、骨、油、血、心肝肺肠、肾鞭胎卵、分泌物、皮毛、排泄物等12类。并介绍每种药在其它民族医的用药情况,主治、性味、功效等的异同

  • 黄帝虾蟆经

    书名。又名《黄帝针灸虾蟆忌》。1卷。汉·撰人佚名。为现存较早的针灸文献。但其主要内容含迷信的针灸禁忌部位和图形等,并无实际临床意义。现有日本据古卷子的复刊本。

  • 经来如屋漏水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经来如屋漏水,头昏目眩,小腹作痛,更兼白带,咽中臭如鱼腥,恶心吐逆,此血虚有热也。先用理经四物汤(四物汤加白术、柴胡、香附、延胡索、三棱、黄芩),次用内补当归丸。”

  • 穿珠

    病名。骨槽风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难经直解

    书名。又名《详注难经脉诀直解》。清·莫熺撰。2卷。书成于1669年。本书是《莫氏锦囊十二种》的一种。莫氏注释《难经》以滑寿《难经本义》的理论为主,并附莫氏个人心得作为补充。

  • 成和郎

    宋代医官职称。录属翰林医官院,其职位在大夫之下,官阶从七品,系以原军器库之副使改任本官职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
  • 土薄荷

    见《泉州青草药》。为剪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切脉

    诊查脉象的方法。又称脉诊、诊脉、按脉、持脉。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。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,人迎、寸口、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。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,并从脉的位置、次数、性状、形势等,分为多种。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