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磨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壁钱,详该条。
重,重复,已经发汗而再次用汗法治疗,称重发汗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,所以然者,以重发汗,虚故如此。”“汗家重发汗,必恍惚心乱,小便巳,阴疼。”发汗过度则耗损津液或阳气,故
病名。见《医门法律·秋燥论》。指感受秋季燥气而发的热性病。一般病情较轻,传变较少。《六因条辨·秋燥辨论》:“因秋令太温,雨泽愆期,风阳化燥,皷寰宇,以致消烁之势,乘虚袭肺,肺失清肃,则洒洒恶寒,翕翕发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6卷,已佚。
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之一种,又指该科医生。据《周礼·天官》记载,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、疾医、疡医、兽医等几种。疾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。
运气术语。五年循环一周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终地纪者,五岁为一周。”
①病名。即恶阻。《证治要诀》:“胎前恶阻,俗谓之病儿。”②儿童患病之称。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松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出《肘后方》。为槲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本经疏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