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通下乳汁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。详见催乳条。
见《喉风论》:“咽通地气,饮食之道也,俗名食喉。”即咽。详咽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方。炒大黄、诃子皮、槟榔、木香各等分。为细末,酒煮曲糊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食前生姜、橘皮煎汤送下。治妇人痃癖气,心腹冷痛,饮食不消。
指面部泛现干枯焦黑的病色。出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。多由阳明气衰,气血失荣所致。可见于久病及老衰患者。《医碥·面》:“面焦,胃脉衰。人参、黄芪、甘草、白芍、升麻、葛根、白芷。”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太阳经别,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蛤蚧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罗裙带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火、气的偏盛偏衰。火气偏盛,阳热有余则身热烦渴;火气不足则形寒肢冷,倦怠短气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凡人火气不调,举身蒸热。”又云:“火去则身冷。”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水团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