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远道刺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元溟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浮小麦,详该条。
见邹氏纯懿庐集条。
证名。属中风症状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一:“唇缓舌强者,解语汤。”
指病邪盛于下或滞留于下部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下盛则热。”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下盛则气胀。”
①泛指五脏正常机能。②指五脏气逆的主要特征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五藏气:心主噫,肺主咳,肝主语,脾主吞,肾主欠。”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扁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湿郁化火而伤脾胃之阴。症见口渴不饥、大便坚结,苔先灰滑,后反黄燥。《温病条辨·中焦篇》:“湿久生热,热必伤阴,古称湿火者是也。”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