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,不相协调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参伍不调者病。”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跌打损伤。详该条。
解剖学同名骨。位于额骨与蝶骨之间,此骨有空泡小孔,是含气骨。
指耳屏的软骨。在外耳门前侧,左右各一。
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外治法。因常用于治疗痧症,又称扭痧、拧痧、提痧、挤痧。按不同病情在太阳、印堂、大椎或颈侧以及华佗夹脊等处,用两指腹或屈曲两手指关节挤拧至皮下出血。有发散解表,通经疏郁作用。适用于中暑、
叶桂治疗下部燥证的经验。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久病损及下焦肝肾之阴,每致虚火时炎,症见咽喉干痛,痰中混血,昼凉夜热,宜养阴滋肾,金水并调,用西洋参、玄参、生地、麦冬、百合、阿胶等药。肝肾阴伤、液燥生风者
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经别六合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相合而言。参见六合条。
即水痘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