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镌医论
见肯堂医论条。
见肯堂医论条。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足指,名曰脱痈。其状赤黑,死不治,不赤黑不死,不衰,急斩之,不则死矣。”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又称背伛偻、大偻。指曲背俯身、脊椎突出。《诸病源候论·背偻候》:“肝主筋而藏血,血为阴,气为阳,阳气精则养神,柔则养筋,阴阳和同,则血气调适,共相荣养也,邪不能伤。若虚则受风,风寒搏于脊膂之筋,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内经》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详上竟上条。
病名。为喉痧的别称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金·镏洪编(亦有题作金·刘完素著)。本书所论伤寒,实际以温热病为主,其理论依据及所用方药,大体上属于刘完素一派,后人将此本附刊于《河间六书》之后。
见《医学集成》。为黄芪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灵枢·骨度》。手指指骨之间或指骨与掌骨相连接处。即指关节与掌指关节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黄连药材之一种,详黄连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