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。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,共8名。参见药园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风门。见该条。
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。即葶苈丸第一方,见葶苈丸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坤安。浙江吴兴人,长于伤寒学,研究诸家之注释,撰《伤寒指掌》一书。
病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五。即打伤,详该条。
针刺操作过程应用的十二种手法。出《针灸大成》。包括爪切、指持、口温、进针、指循、爪摄、针退、指搓、指捻、指留、针摇、指拔。其中除指持、口温、指留、指拔四法外,其余均见于十四法中。参见该条。
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脏腑惊证之一,详脏腑惊证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孝培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天萝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阳明病急用下法的三种症型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目中不了了,睛不和,无表里证,大便难,身微热者,此为实也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”又:“阳明病,发热汗多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