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果上叶

果上叶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果上叶

药材名称果上叶

拼音Guǒ Shànɡ Yè

别名密花石豆兰、石串莲羊奶果

来源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(Swartz) Lindl.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性味甘、淡,平。

功能主治润肺化痰,舒筋活络,消炎。用于肺结核咯血,慢性气管炎,慢性咽炎,风湿筋骨疼痛;外用治骨折,跌打挫伤,刀伤。

用法用量2~5钱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果上叶

药材名称果上叶

拼音Guǒ Shànɡ Yè

别名小果上叶、石串莲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出处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
来源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全草。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,或蒸后晾干。

原形态密花石豆兰,又名:极香石豆兰。

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6~10厘米。根茎匍匐横走,有节。假鳞茎肉质,绿色有棱,圆柱状长卵形,长1.5~3厘米,每一假鳞茎上生1叶。叶革质,厚而脆,长椭圆形,长4~6厘米,宽0.6~1.5厘米,先端凹入,基部楔形,全缘,中脉明显。总状花序,花轴从假鳞茎侧抽出,上有鳞叶;花小,黄色,芳香。果实卵形,长约1厘米。种子多数。花期夏初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沟潮湿的岩石上或树干上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
性味甘淡,凉。

①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味微酸涩,性平。"
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甘淡,凉。"

功能主治润肺化痰,行气止痛。治肺结核,咯血,慢性气管炎,慢性咽炎,疝气疼痛,月经不调,骨折。

①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祛风湿,活络,行气,止痛。"
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接骨消炎,润肺化痰。治骨折,肺结核,咯血,慢性气管炎,肺炎恢复期,慢性咽炎,月经不调。"

③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清热润燥,生津止渴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3~1两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复方①治骨折:果上叶干粉加酒调成糊状涂敷,每天换药一次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
②治肺结核:小果上叶-两,小白芨一两,七星草五钱。水煎兑红糖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③治疝气疼痛:小果上叶三钱,姜味草一钱,小楠木香二钱。红糖水煎服。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果上叶

药材名称果上叶

拼音Guǒ Shànɡ Yè

英文名Herb of Denseflower Bulbophyllum

别名小果上叶、石串莲、极香石豆兰、羊奶果

出处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(J.E.Smith)Lindl.[Stelis odoratissimum J.E.Smith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蒸后晒干。

原形态密花石豆兰,附生植物。根茎纤细,粗约2mm。假鳞茎近圆柱形,长2.5-4cm,粗3-6(-9)mm,彼此相距4-7cm,基部生多数须根。顶生1叶近无柄;叶片革质,厚而脆,狭长圆形,长4-11cm,宽8-18mm,先端微凹,基部楔形,全缘;中脉明显。花葶1-2,生于假鳞茎基部,直立,通常高出叶,被有3-4枚鞘。总状花序顶生,密集10朵花以上呈伞状球形;花小,黄色,极芳香;花苞片卵状披针形,比花梗(连子房)长;萼片披针形,向先端渐尖,中上部边缘上卷呈圆筒状,中萼片长6-8mm,侧萼片比中萼片长;花瓣卵圆形,长约1.2mm,先端钝,唇瓣肉质,近舌状,比花瓣长,中央略凹陷,边缘具细齿;合蕊柱齿牙齿状,蕊柱脚短,其离生部分不明显。蒴果卵形,长约1cm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附生于山林树上或山沟岩石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化学成分含石豆兰菲醌(bulbophyllanthrone),白杨素(chrysin),短叶松黄烷酮(pinobanksin)。

性味甘;淡;凉

归经肺;肝;肾经

功能主治润肺化痰;通络止痛。主肺结核咯血;慢性气管炎;慢性咽炎;疝气疼痛;月经不调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各家论述1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祛风湿,活络,行气,止痛。

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接骨消炎,润肺化痰。治骨折,肺结核,咯血,慢性气管炎,肺炎恢复期,慢性咽炎,月经不调。

3.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清热润燥,生津止渴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独角牛

    药材名称独角牛别名红皮紫陵、广东克雷木、碎骨红来源杜鹃花科独角牛Craibiodendron kwangtangense Hu,以叶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。性味甘、苦、涩,凉。功能主治通经活络,散瘀消

  • 金纽子

    药材名称金纽子拼音Jīn Niǔ Zǐ别名护心草(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出处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三头水蜈蚣的全草。春、夏采取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8~30厘米。根茎短。茎丛生,细弱,

  • 五爪龙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五爪龙药材名称五爪龙拼音Wǔ Zhǎo Lónɡ别名五叶藤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五叶茹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根或茎叶。秋季采收,切段

  • 山韭菜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韭菜药材名称山韭菜拼音Shān Jiǔ Cài别名黑花野韭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厘米左右。鳞茎圆柱形,具纤维状

  • 走边疆

   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。夏秋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60厘米,全体有白色短毛。根茎短。茎直立,常数

  • 鄂西粗筒苣苔

    药材名称鄂西粗筒苣苔别名雅头还羊来源苦苣苔科鄂西粗筒苣苔Briggsia speciosa (Hemsl.) Craib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北。功能主治主治痨伤。用法用量全草3~5钱,泡酒服。摘录

  • 蔓剪草

    药材名称蔓剪草别名回叶对剪草来源萝藦科蔓剪草Cynanchum chekiangense M. Cheng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浙江、河南、湖南、广东。功能主治主治跌打损伤,疥疮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  • 华卫矛

    药材名称华卫矛拼音Huá Wèi Máo别名杜仲藤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中华卫矛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chinensis Lind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切段晒干

  • 野西瓜苗子

    药材名称野西瓜苗子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Zǐ来源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.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biscus trionum L.采收和

  • 多苞糙苏

    药材名称多苞糙苏别名野苏子、香苏、豯莶草[云南]来源唇形科多苞糙苏Phlomis bracteosa Royle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微温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祛风除湿。半身不遂,口眼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