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橄榄核

橄榄核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橄榄核

药材名称橄榄核

拼音Gǎn Lǎn Hé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橄榄科植物橄榄果核

生境分部主产福建,此外,广东、广西亦产。

性状果核呈梭形,两头钝尖,红棕色,上有6条棱线,质坚硬,不易碎;剖开内有3室,其中各有种子1粒。种子细长梭形。种皮棕红色,内为白色种仁,油性足。无臭。

性味《纲目》:"甘涩,温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消诸鱼骨鲠,治胃痛,疝气,肠风下血。

①《纲目》:"磨汁服治诸鱼骨鲠,及食鲙成积,又治小儿痘疮倒黡。烧研服之治下血。"

②《本草备要》:"烧灰,敷疰疳。"

③《本经逢原》:"灰末,敷金疮无瘢。生核磨水,搽瘢渐灭。"

④《本草再新》:"治肝胃气,疝气,消疽瘤。"

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"磨碎涂眼,去眼膜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烧存性研末,1~2钱;或磨汁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磨汁涂。

复方①治阴肾颓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樝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股二钱,空心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

②治肠风下血久不瘥者:橄榄核,不以多少,灯上烧灰为细末,每服二钱,陈米饮调下,空心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橄榄散)

③治耳足冻疮:橄榄核烧研,油调涂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橄榄核

药材名称橄榄核

拼音Gǎn Lǎn Hé

英文名nut of White canarium

别名青果

出处出自《本草纲目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(lour.) Raeusch.的果核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arium album (Lour.) Raeusch.[Pimela alba Lour.]
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成熟果实,除去果肉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橄榄常绿乔木,高10-20m。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。树皮淡灰色,平滑;幼枝、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,有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15-30cm;小叶11-15,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5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偏斜,全缘,秃净,网脉两面均明显,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,略粗糙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与叶等长或略短;萼杯状,3浅裂,稀5裂;花瓣3-5白色,芳香,长约为萼之2倍;雄蕊6,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;雌蕊1,子房上位。核果卵形,长约3cm,初时黄绿色,后变黄白色,两端锐尖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,有栽培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果核梭形,暗红棕色,表面有3条纵棱,棱间有2条弧形弯曲的沟。质坚硬,研开后内分3室,各有种子1颗,内果皮分2层,外层较厚,红褐色,内层较薄,黄色。种子1颗,内果皮分2层,外层较厚,红褐色,内层较薄,黄色。种子红棕色,膜质。子叶2片折叠,白色或黄白色,油性。气清香。以颗粒均匀、饱满、无霉变者为佳。

显微鉴别 果核横切面:果皮石细胞呈长方形,外侧壁较厚,孔沟细密而明显,内侧胞腔较明显,孔沟明显分叉。种皮细胞壁薄,内含红棕色色素。子叶细胞多解形,壁薄,内含糊粉粒和脂肪油。

性味甘;涩;温

归经肝;胃;大肠经

功能主治解毒;敛疮;止血;利气。主咽喉肿痛;口舌生疮;冻疮;疳疮;天疱疮;肠风下血;睾丸肿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烧存性研末,3-6g;或磨汁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,研末撒或调敷;或磨汁涂。

复方①治阴肾瘤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楂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服二钱,空心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⑧治肠风下血久不瘥者: 橄榄核,不以多少,灯上烧灰为细末,每服二钱,陈米饮调下,空心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橄榄散)⑧治耳足冻疮: 橄榄核烧研,油调涂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

各家论述1.《纲目》:磨汁服治诸鱼鲠,成积,又治小儿痘疮。烧研服之治下血。

2.《本草备要》:烧灰,敷疰疳。

3.《本经逢原》:灰末,敷金疮无瘢。生核磨水,搽瘢渐灰。

4.《本草再新》:治肝胃气,疝气,消疽瘤。

5.《岭南采药录》:磨碎涂眼,去眼膜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浆果苋

    药材名称浆果苋别名九层风、地灵苋来源藜科浆果苋Deeringia amaranthoides (Lam.) Merr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祛风利湿。

  • 桂皮紫萁

    药材名称桂皮紫萁拼音Guì Pí Zǐ Qí英文名asiatica Cinnamon Fern别名牛毛广东、紫萁、贯众出处始载于《长白山植物药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萁科植物分株紫萁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

  • 毛五加皮

    药材名称毛五加皮拼音Máo Wǔ Jiā Pí别名红毛五加皮、刺五甲、刺甲皮来源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糙叶藤五加的茎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lercorrhiazus (Ol

  • 鼠李根

    药材名称鼠李根拼音Shǔ Lǐ Gēn出处《食疗本草》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鼠李"条。性味《食疗本草》:"有毒。"功能主治《食疗本草》:&

  • 木槿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木槿皮药材名称木槿皮拼音Mù Jǐn Pí别名川槿皮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.的茎皮或根皮。春、夏砍伐茎枝,剥皮晒干;秋

  • 葫芦七

    药材名称葫芦七拼音Hú Lu Qī别名大救驾、荷叶七(《陕西中草药》),山紫菀(《山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。夏、秋采挖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

  • 滇海水仙花

    药材名称滇海水仙花拼音Diān Hǎi Shuǐ Xiān Huā别名大报春花、水白菜、大癞痢出处滇海水仙花始载于清代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"滇海水仙花,生海滨。铺生,长叶如车前草而瘦,粗厚涩纹,层层

  • 补血薯

    药材名称补血薯拼音Bǔ Xuè Shǔ别名七叶薯、血参、七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七叶薯蓣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

  • 人指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人指甲药材名称人指甲拼音Rén Zhī Jiɑ别名手爪甲(《日华子本草》),人退(《眼科龙木论》),筋退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本草衍义》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,晒干。或再和滑石

  • 柠鸡儿

    药材名称柠鸡儿拼音Nínɡ Jī ér别名小叶锦鸡儿、猴獠刺来源豆科柠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.,以果实入药。生境分部东北、华北、陕西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