泪点
即泪堂。详该条。
即泪堂。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即枫柳皮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腰部酸楚不适的感觉。多因肾虚所致。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腰酸悉属房劳肾虚,惟有峻补。”方用青娥丸、六味丸、八味丸加减。然腰酸与腰痛有相似之处,且常可酸痛并见,也有虚实寒热之别。参腰痛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BL20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,脾之背俞穴。位于背部,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十一、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部为外侧支;
病名。婴幼儿发疹性疾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有出一、二次者,出轻而日数少者,名奶疹子。”本证类似风疹、幼儿急疹等。
痧证之一。即“心烦嗜睡痧”。《痧胀玉衡·痧烦痧睡》:“痧气冲于心胸,故心烦或嗜睡。此等之痧,俱属慢痧之类。轻而且浅,人多误以心烦嗜睡治之,日甚一日,倘日服热酒热汤热物,虽非骤然紧急,势必日渐凶险,故并
色诊之一。青为风之色,属肝。临床上主惊、主风、主寒、主痛。青而脱色,为惊恐;青而黑色,为寒痛;青而淡白,为虚风;青而带赤,为肝火;青赤晦滞,为郁火;青而带紫,为郁血、缺氧、中毒。青色多属凶险之色,忌单
①小沟渠。不断有水流动的地方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下焦如渎。”②皮肤肌肉枯槁无泽的状态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渎者,皮肉宛膲而弱也。”
病名。系指患牙疳而上下唇破,鼻穿并牙齿落者。《幼幼集成》卷4:“牙疳者,初作臭气,次则齿牙黑,甚则龈肉烂而出血,名为宣露,此由肾热。其气直奔上焦,故以走马为喻,宜速治之;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,名曰崩沙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寒证要用温热的方药治疗。寒证有表寒、里寒之别。治表寒证,宜用辛温解表的汗法,以发散风寒;治里寒证则用温中祛寒、回阳救逆等温法,以祛寒温里。
用红外线照射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。以白布遮去应照穴位以外皮肤,用红外线发生器照射穴位,以病人自感局部温热或皮肤出现淡红色为度。常用于治疗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风湿痹痛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