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洋芋

洋芋

药材名称洋芋

拼音Yánɡ Yù

别名阳芋、山药蛋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洋番薯(《中国蔬菜栽培学》),土豆(《辞海)1963版),山洋芋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
出处《湖南药物志》

来源为茄科植物马铃薯块茎

原形态一年生草本。地下块茎椭圆形,长4~8厘米,横径3~6厘米,外皮黄白色,内白色,具芽眼,着生于不长的匍匐茎上,成密集状。地上茎柔弱,高50~90厘米,多分枝,无毛或被柔毛。羽状复叶,互生,小叶3~4对,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长2~7厘米,宽1.5~4厘米,大小相间,先端钝尖,基部斜心形,全缘,叶脉在下面突起,两面均被疏毛,总叶柄长3~5厘米。夏日枝顶生花,聚伞花序成圆锥状,总花梗长6~14厘米;花萼钟状,5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;花冠辐状,白色或淡紫色,先端5浅裂,裂片略呈三角形;雄蕊5,花丝短,花药长圆形;雌蕊1,子房上位,2室,花柱较雄蕊稍长,结实很少。浆果球形。

生境分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。

化学成分块茎含水分75.0%,淀粉18.5%,糖0.8%,纤维1.0%,氮物质2.0%,脂肪0.2%,灰分0.9%等;尚含龙葵碱,含量每公斤从20毫克到数百毫克不等。龙葵碱在芽中较多,块茎中主在皮部。红皮者含龙葵碱比黄皮者多,未成熟者含龙葵碱又比成熟者多,光照使皮转绿时伴有龙葵碱的含量增多。

药理作用发芽的马铃薯,带青色的块茎肉中含很小量的龙葵碱,对人体不致有害,但在某些情况下(储藏并不增加含量),龙葵碱含量可较正常增高4~6倍,以至超过0.4克/公斤,而0.2克游离龙葵碱即可产生典型的皂碱毒的作用。症状虽严重,但不致死亡。有报告小孩服发绿的马铃薯发生严重胃肠炎而死亡者。大鼠实验证明,注射龙葵碱可升高血糖,α-或β-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均能抑制此作用。

性味甘,平。
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味甘淡。"
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甘,平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补气,健脾,消炎。治腮腺炎,烫伤。

《湖南药物志》:"补中益气,健脾胃,消炎。"

用法用量外用:磨涂患处。内服:煮食或煎汤。

复方①治腮腺炎:马铃薯一个。以醋磨汁,搽患处。干了再搽,不间断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②治烫伤:马铃薯,磨汁涂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达仑木

    药材名称达仑木拼音Dá Lún Mù来源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乌口树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arenna attenuata (Voigt) Hutch.[Stylocoryna attenua

  • 角花胡颓子

    药材名称角花胡颓子别名羊母奶子、吊中子藤来源胡颓子科角花胡颓子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.,以根、叶、果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云南。性味微苦、涩,温。功能主治叶:平

  • 钩藤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钩藤药材名称钩藤拼音Gōu Ténɡ英文名RAMULUS UNCARIAE CUM UNCIS别名双钩藤、鹰爪风、吊风根、金钩草、倒挂刺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

  • 小金狗

    药材名称小金狗拼音Xiǎo Jīn Gǒu别名金丝矮陀陀、黄鼠狼、金毛狗、活血草、青蕨、金毛狮子草、石猪鬃、小爬岩姜出处本品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以金丝矮陀陀为名,云:“生云南山石间,茎叶皆如蕨,而

  • 大丁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丁草药材名称大丁草拼音Dà Dīnɡ Cǎo别名小火草、臁草来源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大丁草Leibnitzia anandria (L.) Nakai [Gerbera anand

  • 山矾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矾花药材名称山矾花拼音Shān Fán Huā出处《江西草药》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的花。性味性平,味苦辛。功能主治理气化痰。复方治咳嗽、胸闷:山矾花三钱,陈皮二钱,菊花一钱。

  • 长盖铁线蕨

    药材名称长盖铁线蕨拼音Chánɡ Gài Tiě Xiàn Jué英文名Fimbriate Maidenhair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铁线蕨科植物长盖铁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

  • 荛花根

    药材名称荛花根拼音Ráo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:为瑞香科植物荛花Wikstroemia canescens (Wall.) Meissn. 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ikstroemia ca

  • 小叶枇杷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小叶枇杷药材名称小叶枇杷拼音Xiǎo Yè Pí Pá别名白香柴(《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药用植物资料》),黄花杜鹃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。出处《防治老年慢

  • 地肤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肤苗药材名称地肤苗拼音Dì Fū Miáo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嫩茎叶。性味苦,寒。①《本草图经》:"叶:苦,寒,无毒。"②《救荒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