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阳三焦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中秀条。
出《本草衍义》。为蒲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临床表现眼目赤肿,头顶肿痛,心膈烦躁,口疮,二便秘涩。宜三黄丸,清泻积热。
见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指可活动的关节部位。
见针灸四书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黄皮果核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庄履严条。
病名。①指三阳疟。见《类证治裁·阴疟》。详见三阳疟条。②泛指在表、在阳、在气、在腑之疟。《医学入门·疟》:“疟疾先要阴阳定。阳为外感邪气,其间阳为风暑,有汗;阴为寒湿,无汗。阴为内伤正气虚,其间阳为气
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指目疼于每日某个时辰周期性发作者。古人认为与十二经络受邪干目有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