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字子允。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年少好医,从名医庞安时学习,精晓医术,治病有良效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猫须草,详该条。
①读作指(zhǐ)。五音之一,属火。心音徵,其音抑扬詠越,雄以明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音徵。”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火形之人,比于上徵,似于赤帝。”②音义同惩(chěng)。惩戒。《素问》有
即红中蚀烂舌。详该条。
即下午,申时。《灵枢·病传》:“夏早晡。”
清法之一。用滋阴养液的药物治疗阴虚发热的方法。例如:心阴不足,心火亢盛,表现为心烦不得眠,午后发热,口干舌燥,舌红少苔,脉细数等症,用黄连阿胶汤;肺热阴虚,表现为干咳少痰,或咳嗽带血,午后发热,颧红,
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世瞻。履贯生平未详。著有《脉贯》一书(1711年刻行)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肉刺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智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