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温胃汤

温胃汤

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六:温胃汤

药方名称温胃汤

处方附子当归厚朴人参橘皮芍药甘草各3克干姜4克 蜀椒2克

制法上九味哎咀。

功能主治治胃寒气逆,腹胀咳嗽,食欲不振。

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,煮取500毫升,分二次温服。

摘录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六

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卷四:温胃汤

药方名称温胃汤

处方肉桂3克(夏月减半)厚朴3克陈皮3克香附3克当归4.5克川芎3克车前子3克枳壳4.5克 黑姜1.5克桃仁3克半夏3克砂仁1.5克 生芝麻3克 炒米50粒

功能主治治孕妇临产,忽然呕吐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卷四

症因脉治》卷一:温胃汤

药方名称温胃汤

处方厚朴砂仁甘草陈皮干姜白豆黄耆人参姜黄益智

功能主治治寒邪在里,胃脘痛,脉沉弦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摘录症因脉治》卷一

《会约医镜》卷四:温胃汤

药方名称温胃汤

处方山药(炒)9克扁豆(炒,研)9克甘草(炙)4.5克茯苓4.5克白术6克干姜(炒)3~6克吴茱萸2.4克(开水泡用)补骨脂(炒)4.5克 肉豆蔻(去油)3.9克

功能主治治腹冷痛下泄,手足厥逆,脉微欲绝及下利清谷者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。

如阳虚寒盛者,加附子3~6克;如腹痛者,加木香0.9~1.2克;如滑脱不禁者,加乌梅2个,木香(煨用)0.9克,如肝邪侮脾者,加肉桂3~6克。

摘录《会约医镜》卷四

猜你喜欢

  • 川楝茴香散

    药方名称川楝茴香散处方木香、茴香(盐炒香,不用盐)、川楝子(切片,盐炒,同盐用)各等分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小肠疝气疼痛。用法用量每服3钱,热酒1盏,空心调下。摘录《瑞竹堂方》卷二

  • 益肾健脾汤

    药方名称益肾健脾汤处方黄芪12克,党参9克,炒白术9克,炒山药9克,甘草4克,茯苓9克,石苇9克,野山楂9克,丹参9克,制萸肉9克。功能主治益肾健脾,化湿消肿。主肾气亏虚,水湿泛滥,脾运失职。用法用量

  • 槟榔消痞散

    药方名称槟榔消痞散处方槟榔炭2两,鸡内金1两,蓼实4两,焦山楂2两半,使君子肉1两半。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通肠胃,化宿食,破坚结,杀虫导积。主小儿食积、奶积、虫积、水积,一切积聚,饮食不思,腹痛膨胀

  • 雀斑丸

    药方名称雀斑丸处方玉兰花瓣 肥皂 皮消制法上药捣烂为丸。功能主治治雀斑。用法用量日日洗脸时擦面。摘录《外科传薪集》

  • 伏翼粪丸

    药方名称伏翼粪丸处方伏翼粪4两(微炒),斑蝥3分(去头足翅,以糯米拌炒令米黄),皂荚子1两(炒黄)。制法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一切瘘疮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,空心以皂荚白皮(涂醋炙微黄)捣

  • 淋拓枳壳汤

    药方名称淋拓枳壳汤处方枳壳2两,苦参2两,莽草2两,甘草2两,水荭2两,细辛2两,藁本2两,白芷2两,黄耆2两,白矾1两。制法上锉细,拌令匀,分作3贴。功能主治抽风毒。主发背反恶毒疮肿。用法用量每贴以

  • 自生饮

    药方名称自生饮处方当归9克川芎6克枳壳(炒)6克 益母草3克白芷1.8克火麻仁(炒,去壳)3克功能主治治临产生育艰难。(难产)用法用量上锉一剂。水煎,空腹时温服。摘录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

  • 门冬清肺汤

    药方名称门冬清肺汤处方天门冬(去心)麦门冬(去心)知母贝母桔梗款冬花甘草牛蒡子杏仁(去皮、尖,研)马兜铃桑白皮地骨皮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细。功能主治治麻疹退后,热毒乘肺,咳甚气喘,连声不住,甚至饮食汤水俱

  • 清解汤

   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上册:清解汤药方名称清解汤处方薄荷叶12克蝉蜕(去足、土)9克 生石膏(捣细)18克甘草4.5克功能主治治温病初得,头痛,周身骨节凌痛,肌肤壮热,背微恶寒,无汗,脉浮滑者。用法用量水

  • 异香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异香散药方名称异香散处方石莲肉(去皮)一两,蓬莪术(煨)、京三棱(炮)、益智仁(炮)、甘草,各六两。青皮(去白)、陈皮(去白),各三两。厚朴(去粗皮.姜汁炙)二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