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1717~1767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芊绿,号汲门,晚号尊生老人。江苏无锡人。博通经史,攻诗文。举孝廉,屡试不进,中年以后致力医学。著有《沈氏尊生书》,流传较广。
书名。1卷。唐·侯宁极撰。撰年不详。本书为唐代文人利用药名数百种(现有195种)“尽出新意,考立别名”的文字隐语,如将牵牛称为“假君子”,川乌头称为“昌明童子”之类,可供研究古代药物名称和别名的参考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佛手花,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绍兴本草》。系在绍兴29年(1159年)王继先等奉诏修订刊行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(参见该条)时所用的书名。现此书仅存各种旧钞的残卷。有1933年日本春阳堂的影印本(残存图卷1~5卷)
见《明医杂著》。即二便色白。详该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广东土牛膝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周礼·天官》。指专治肿疡、溃疡、金疮、折疡等外科疾病的医生。
指阴寒盛实所致的证候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多因寒邪入侵脏腑,或寒痰湿浊结滞所致。证见胸腹胀满,身无热,口不燥渴,四肢冷或腹痛便秘,脉象沉弦等。《伤寒论今释》:“其证喘鸣气促,肢冷汗出,窒息
病名。《医林绳墨·泄泻》:“瘕泻不便,后重窘痛,此因湿热蕴积,二便不利,气滞有动于火也。宜以利气之剂兼用清凉。”参见大瘕泄条。
综合性医著。30卷。日本·丹波康赖撰于982年。本书辑录整理了我国唐代以前多种医书而成。内容包括医学理论及各科临床。卷1治病大体及服药法、合药法等;卷2针灸孔穴;卷3~14内科杂病及六淫、时行诸病;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