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胬肉
病证名。即齿壅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齿壅。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黄芩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因情志不遂郁怒气结而成。症见颈部缺盆穴处肿胀,延及耳根,破溃成漏,疼痛流脓水。宜内服空青散。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。
参见外科启玄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。即乳蛾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鄞县(浙江宁波)人。少年贫苦,后因母病学医。曾从名医郑礼之学医,得到古代禁方及色脉药论等书。又购得多种古今医书,日夜钻研,并为人治病。他曾对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、本草、《难经》、《脉
食疗著作。4卷。明·赵南星撰。刊于1620年。本书选录《本草纲目》中可供食用的药物约200种编成。内容无新的补充和发挥。
见疡科心得集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明德条。
即珍珠丸第一方,见珍珠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