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又名肿疡、虚疡。①《外科大成》卷四:“无名肿毒者,以其随处而生,不按穴次,不可以命名也,皆因风邪寒热客于经络所致。但其因风邪内作者,则无头无根;因气血相搏者,则有头有根;因风
同脾阳虚。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五册。即守中丸第一方,见守中丸条。
参见幼幼集条。
又名臂膊。①指上肢(上膊)和前臂部(下膊)。②指上臂外侧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详清营条。
一作鬼容区,又叫大鸿,上古时代医家。相传为黄帝之臣,据《内经·天元纪大论》载,鬼臾区与黄帝论五行等有关医学的内容,实是后人穿凿附会之说。
证名。指黑睛上翳膜,自下方向上伸展的证候(佚名《抄本眼科》)。参见赤膜上冲条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四。即乳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