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瓜蒂漏

瓜蒂漏

病名。见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。又名瓜藤漏。症为肛周生漏,疼痛出脓,后渐蔓延至两侧大腿根部,漏孔三五不等,脓水淋漓,病程缠绵。治法:宜先从开始一孔治起,常用挂线疗法,配合熏洗汤坐浴,或用加味天然散。内服中九丸槐角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鬼宫

    十三鬼穴之一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水沟。

  • 薛氏医案

    ①丛书名。又名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。明·薛己等撰,吴琯辑。初刊于明·万历年间。本书系薛己及其父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。其中薛己所撰有《内科摘要》、《外科发挥》、《外科心法》、《外科枢要》、

  • 细连翘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芒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米仁

    见《本草崇原》。为薏苡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脉厥

    厥证之一。①指温疫里证,应下失下,六脉如无之重证。《温疫论》:“温疫得里证,神色不败,言动自如,别无怪证。忽然六脉如丝,沉细不应指,似有如无,或两手俱无,或两手先伏。察其人不应有此脉,有此脉者,皆缘应

  • 肌腱。附于骨节的叫筋,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。筋性坚韧刚劲,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的功能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筋为刚。”筋和筋膜的功能是由肝所主,并由肝血濡养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主身之筋膜。”肝

  • 皂荚刺

    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
  • 五脏刺

    ①即五刺。见该条。②指《灵枢·五邪》所述的五脏有病的各种治疗方法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称五脏刺。

  • 驱蛔汤一号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天津市南开医院)。槟榔、使君子各30克,苦楝皮15克,乌梅5枚,木香12克,枳壳6克,川椒、细辛、干姜各3克,玄明粉(冲服)9克。水煎服。功能驱蛔止痛。治胆道蛔虫症的早期,

  • 肺满

    证候名。指肺脏为邪气壅滞而满实。症见喘息而两胁胀满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肝满、肾满、肺满皆实,即为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