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痘疮

痘疮

病名。为急性发疹性传染病。又名天痘天行痘天疮天花天行发斑疮疫疠疱疮、豌豆疮登痘疮、百日疮、虏寄疮。由于发病有强烈的传染性,故名天行。因先见点,起胀,灌浆,如花发蕾;七日后收靥,脱痂,如花之萎谢,故又名天花。或以其疮形似痘,故又名痘疮。《时后备急方》:“比发有病,天行发斑疮,头面及身须臾周匝,状如火疮,皆载白浆,随抉随生,不及治疗,剧者数日必死,疗得瘥后,疮瘢紫黯,弥岁方无。”初起与伤寒相类似,有形寒身热呕吐惊悸,口鼻气粗,耳尻不热,遍身疼痛,耳后有红筋等先驱症,在整个病程中其特点可分为发热,见形,起胀、灌浆、收靥、脱痂六个阶段。在各个阶段中,因毒邪的深浅,体质的强弱不同,可出现较多的变证。建国后,本病已经消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郁厥

    厥证之一。即血厥,亦称郁冒。《类证治裁·厥症》:“郁厥亦血厥症。平居无疾,忽默默无知,目闭口噤,恶闻人声,移时方寤,由热升风动,郁冒而厥,妇人多有之。羚羊角散。”参见血厥条。

  • 拔萃良方

    见集验良方拔萃条。

  • 泽漆麻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罗布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躬尾势

    即工尾势。详该条。

  • 曲鳅

    病名。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委中毒,见该条。

  • 虫齿

    出《肘后方》。即齿龋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丹粉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铅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达叟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《蔬食谱》、《中朝食谱》。

  • 舌色

    舌质的颜色。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。正常的舌色是淡红色,活泼光润。临床常见有淡白、红、绛、紫等色。一般来说,白主血虚,阳虚;红色主热证,热在卫、气分;绛色主热在营、血分。如非热性的疾病出现红绛舌而无苔或少

  • 脾藏意

    出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意,意念;是五脏精气所化生的情志活动之一,为脾所藏。思虑过度可伤脾,影响脾的健运而出现食欲不振、胸腹痞满等病症。参见五脏所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