痘疹全婴金镜录真本
参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参见痘疹金镜录条。
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二阳结,谓之消。”二阳指阳明,阳明热盛阴伤,其症消谷善饥,饮食不荣肌肉,故称消。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。《医述·三消》:“消病有三。曰消渴,曰消中,曰消肾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指从阴分引出阳分的邪气,或从阴分引出阳分的正气,即病在阳而治其阴,与“阳病治阴”义近。针灸应用该理论作为选穴法之一,指病在阳经而选阴经的穴位治疗。参见从阳引阴、大接经法条。
出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即枣槟榔,详该条。
见《岭南杂记》。为柠檬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玉文。金川(属浙江)人。撰有《盘珠集胎产全集》、《医方一盘珠》(1749年刻行)等书。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自觉咽喉、口腔干燥之症。详口干、渴等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光慈菇,详该条。
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指生于小腿肚的痈。证治见外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