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《济世养生集》方。又名截痧丹。苍术(米泔浸三日,土炒研末)、蟾酥、雄黄、丁香、木香、滑石、朱砂各一两二钱,麝香三钱。为末,烧酒浸,拌蟾酥,捣为丸,芥菜子大,每服三至五丸。治中暑湿热寒凝,昏蒸郁冒,闷绝
见隋·全元起《内经训解》。即《灵兰秘典论》。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方。人参、炙黄芪、桂枝、甘草、当归。水煎服。治痘疮初出,寒战咬牙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“虫形如蟹,为筋肉所化,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。用雷丸、雄黄等分末,掺猪肉上,炙肉食之。”供参。
病证名。指少阳病出现痉症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若一目或左右斜视,并一手一足搐搦者,少阳痉也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伤寒论注》:“身之侧属少阳,口眼斜,手足牵引,两胁拘急,半身不遂,皆少阳痉也。”参见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鼻疳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苦荬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六十八卷。即蛇腹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