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百会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家藏《外科保安要用方》3卷。已佚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辟汗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。即阴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廉夫。东阳(今浙江东阳)人。著有《食物本草》二卷、《丹溪纂要》二卷。他在医学思想上,推崇朱丹溪。《丹溪纂要》一书,是他对朱丹溪著述通过学习体会而予以注释。
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的变化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故治病者,必明六化分治。”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又名敦疽、足指发。即除大指(趾)外发于四趾之脱疽。证治见脱疽条。
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麻风毒邪侵及内脏的重症。见《疠疡机要》上卷。又名五败症。即目先损者,毒在心;面发紫泡者,毒在肝;遍身如癣者,毒在脾;眉先落者,毒在肺;脚底先穿者,毒在肾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。属低级官员,官阶从七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