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素问·刺禁论》。《类经》卷二十二解释为:“脓生耳底,是为内漏伤其经气,故致聋也。”系指耳内流脓。类今之化脓性中耳炎。
见《针灸学简编》(第二版)。即夹脊穴。见该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腹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门冬清肺饮,见该条。
即运气按摩。见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盐麸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熊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又名肉蜒痈。多因手、足三阳经积热毒盛而成。其证手背或脚背肿大有赤痕如蝦之状,疼痛不已。治宜清热解毒,内服黄连消毒饮,外用食盐、酒糟同炒令香,淬以滚汤,淋洗患处;或嫩桂七钱,生
病证名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经血不通,气血逆行,而上攻于目,故目每害之,满眼红筋,或如血翳包睛之状,甚者血灌瞳人。”即室女逆经,详该条。
同喑。即失音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