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六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秘传推拿妙诀

秘传推拿妙诀

推拿专著,又名《小儿推拿秘诀》。2卷。明·周于藩辑注,书成于1612年。后经清·钱汝明(1776年)予以参订重刊。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;下卷列诸病症状及其推拿治法的处方、推拿穴位图、手法图等。书后附有钱汝明《秘传推拿妙诀补遗》1卷,杂论手法口诀、小儿诸病的药物疗法、经络、诊候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脱管锭

    治疗肛门漏管的药锭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由***一两,乳香五钱,明雄八钱组成。外形如针,插入漏管后可腐蚀漏管促使其脱落。可用于单纯性肛瘘的治疗。

  • 儿生不作声

    病名,即新生儿窒息。《干金要方》卷五上:“儿生不作声者,此由难产少气故也。”有初生寒闭与初生热闭之分,各详该条。

  • 胃火呕吐

    证名。指饮食厚味,恼怒忧思,酿热化火所致的呕吐。《症因脉治·呕吐论》:“胃火呕吐之症,食入即吐,其味或酸或苦,五心烦热,夜卧不宁,口中干渴,二便阻涩。……胃火呕吐之治,胃火旺,家秘清胃汤合栀连平胃散、

  • 夏鼎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禹铸,安徽贵池人。长于小儿推拿术,对前人所述小儿三十二种惊风及指纹,进行了从繁到简的整理。著有《幼科铁镜》(1695年刊行),后世小儿推拿医生,多宗其法。

  • 血脏

    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
  • 犍(jian 践)

    五不男之一。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,称之为犍。参见五不男条。

  • 益气生津

    补法之一。补气与养阴生津并用的治法。气津两虚,表现为汗出过多、肢体怠倦、气短懒言、口干作渴、舌质红干、脉虚或细,用生脉散之属,以益气敛汗,养阴生津。

  • 肾主耳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肾开窍于耳,耳为肾之官,肾气足则听觉聪敏,肾气衰则耳鸣、耳聋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肾气通于耳,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。”耳通于脑,脑为髓海,髓海赖肾的精气化生和濡养,肾虚则失于濡养

  • 瘟疫

    病名。亦称温疫。感受疫疠之气,造成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。《素问·本病论》:“民病温疫早发,咽嗌乃干,四肢满,肢节皆痛。”后世常见者为:①暑热疫毒,伏邪于胃。症见壮热烦躁,头痛如劈,腹痛泄泻,或见衄血

  • 围药

    外治药物疗法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九。为敷药的一种,即将药物敷于患处四周,中央空出疮头。《医学源流·围药论》:“凡毒之所最忌者,散大而顶不高……惟围药能截之,使不并合,则周身之火毒不至矣。其已聚之毒不